八月全省多地正处“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宜蚊虫孳生和细菌繁殖。安徽疾控在此温馨提示广大公众: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食源性疾病,血吸虫病和高温中暑的预防。
一、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蚊媒传染病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传染病,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疟疾等。其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1.及时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家中水生植物建议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减少蚊虫孳生地。
2.室内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具,或使用电热蚊香等灭蚊产品以减少蚊虫叮咬,前往户外场所时提前使用驱避剂。
3.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在裸露皮肤处喷涂驱蚊剂。不要在户外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密集处久留。
4.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旅居史。
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等。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15秒以上。
2.吃熟食,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肉、蛋、海鲜、贝类等;冰箱存放的剩菜要彻底加热后食用;加工食品时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外出就餐注意卫生。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尽量不吃路边摊,少吃凉拌菜、卤菜等生冷食物。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分泌液等体液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乏力、肌肉酸痛,严重可致多器官衰竭。目前尚无特效临床治疗药物和疫苗。
预防措施
1.定期清理居住环境周围的杂草和灌木丛,清理蜱虫孳生地,减少蜱虫的栖息场所。
2.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3.户外活动时,避免在蜱虫栖息地(如草地、树林)长时间停留。如需进入,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的人员使用)的驱避剂。
4.户外活动后,应及时对全身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头皮、颈部、耳后、腋窝、腹股沟、膝盖后侧等皮肤褶皱处,这些部位是蜱虫常附着的地方。
5.如不慎被蜱虫叮咬,应使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头部,缓慢而稳定地向上拉,不要用手强行拔除,以免口器残留在皮肤内。还可以使用酒精浸泡或酒精棉签擦拭蜱虫,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后再用镊子取出。如果没有把握自行处理,应尽快就医。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通常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引起的。通常为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注意查看保质期,避免购买变质、过期食品。
2.食品经充分烧熟煮透后再食用,注意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要生熟分开,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餐具和厨具要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环境要清洁。
3.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尽量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采购食材,确保食材新鲜、安全、无害。在外就餐选择资质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
五、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人人易感,人体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10秒就可被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和晚期血吸虫病。该病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性接触(如水田作业、捕鱼摸虾等)、生活性接触(如洗衣、洗菜、洗手脚等)和娱乐性接触(如游泳、钓鱼、戏水等)。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疫水。不在竖有血防警示牌的水体游泳戏水、捕鱼摸虾、洗菜、洗衣服等。
2.做好个人防护。若因特殊情况必须下水,可以穿戴防护服、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剂)等。
3.安全饮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活,要确保饮用水来源安全,避免饮用生水。
4.及时就医。当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
六、高温中暑
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重症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正午等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减少剧烈运动并注意休息。
2.做好防晒降温措施。选择宽松、透气、浅色的衣服,减少热量吸收。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或涂抹防晒霜。
3.少量多次主动饮水。最好选择常温白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4.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5.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寻求帮助,严重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