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学院稳定发展,切实加强学院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师生安全健康第一”的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深入开展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为促进学院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切实加强对学院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调整学院食堂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健全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
(二)修订和完善学院《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卫生防疫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等制度及相应的岗位职责,以制度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地执行和落实。
三、加大宣传,预防为主
(一)各系(院)部、后勤管理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把食品安全教育和卫生防疫宣传”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后勤管理处、学生处、团委要充分利用橱窗、展板、校园广播、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教务处要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各系(院)部要组织开展一次以“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为主题的班会。
四、突出重点,措施有力
(一)利用国庆假期,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重点加强对原料采购与贮存、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检查,同时检查库存食品,强化对食品原料的保管,及时处理过期和腐败变质食品。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加强采购猪肉产品的监管,严防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流入食堂、进入餐桌。
(二)切实做好防蝇、防虫和防鼠工作,强化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公共场所消毒工作,严防学院集中用餐食品安全风险。
(三)对食堂设备设施、供水设施开展安全排查,对学生茶水房定期开展清理、消毒等,防止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
(四)继续做好晨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登记等工作,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落实因病缺课追查制度。各系(院)部设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等症状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按照《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淮职政[2018 ] 6号)规定,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加强培训,强化监管
(一)加强对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卫生防疫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对食堂和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管。食堂安全管理人员、督查人员及卫生防疫人员每周定期对食堂和各系(院)部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突击检查和长期管理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工作落实。
六、加大投入,改善设施
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目标,继续做好对食堂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着力改善服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