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习 >> 正文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更新版)》的通知

来源:  更新时间:2020-08-28 19:18:48    点击次数:

安徽省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返校条件判定标准

(更新版)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精准防控要求,结合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形势,根据风险地区级别划分制定开学返校条件判定标准。

1. 低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2. 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须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3. 近期从境外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4. 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5. 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6. 有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并报学校批准后,可返校报到。


附:风险地区判定

学生与教职员工需在开学至少14天前查询本人居住地区风险等级,包括所在省市县(区)的风险等级。

新冠肺炎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查询方式:

1. 通过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进行查询;

2. 通过直接点击下方的网址链接进行访问查询: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

3.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查询。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教职员工和学生防护手册

(更新版)

 切实做好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卫生防护技能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2020年秋冬季学期学校工作平稳运行,保证教职员工和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个人卫生防护

1. 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

C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C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C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C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   

C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2. 医用口罩使用指引

C学校当前应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文件精神,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加强科学引导。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号)。   

C使用要求:因幼儿特殊生理特征,不建议戴口罩;幼儿园教师、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等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在校园内,学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的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教师在上课时可不口罩;学生、教师和其他员工在封闭场所、人员密集时,需佩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C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用口罩抵住下巴;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

 医用一次性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贴口鼻。

C摘脱方法: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应将口罩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不宜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随意丢弃,避免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脱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双手,保持手卫生。   

C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统一收集处理。健康学生和老师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需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保持手卫生   

C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   

C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洁手部。   

C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4.正确的洗手方法   

C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C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C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   

——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七步,一只手的手掌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部分,旋转揉搓,交换双手。   

C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C捧水冲淋水龙头后关闭水龙头。

C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干手器吹干。

R小技巧:按“内”口诀进行;时间不应少于20秒,相当于唱完2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快乐歌》   

5. 晨午(晚)检与健康报告制度

C坚持每日晨午(晚)检。   

C当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   

C若发热(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后者更为准确),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到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休息,必要时及时送诊。   

6. 就诊防护

C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   

C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二、健康生活方式

1.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幼儿每天保证1013小时、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教职员工每天保持8小时睡眠。   

C避免晚睡晚起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上床睡觉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半小时以上,起床时间不宜比平时推1时以上。

2. 健康饮食

C一日三餐定时。   

C保持食物多样,不偏食、挑食。   

C不喝含糖饮料,多喝开水、茶水。   

C家长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准备食物,讨论食品营养,学会简单烹饪。   

C尽量减少订购外卖次数,不购买生食、冷食、烧烤等外卖。   

3.减少视屏时间   

除完成教育部门线上教学以外,儿童青少年要尽可能减少视屏时间。

C每天看手机、电脑、电视、Pad等视屏电子产品的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2小时,年龄越小的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应越少。   

C家长成为子女的榜样,避免“手机控”“电视控”。   

C用体力活动、家务劳动、亲子互动游戏代替视屏行为。   

4. 加强体力活动

C教职员工及学生尽可能增加室内运动、家务劳动。

C居住在疫情低风险社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宜不少于2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宜更长(户外活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操等)。

三、教职员工上班的健康要求

C按照《安徽省教职员和学生开学返校条件判定标准更新版》确定是否返校。

C在办公室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或普通洗手液,并有醒目标识提示保持手卫生。

C科学佩戴口罩。

C办公室每天保持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天气条件容许可全天保持通风状态。

C每日对办公室公共设施进行消毒。

四、上课卫生要求

C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尽量开放教室。

C必要时错峰上课。   

C在教室内上课的学生和教师可不口罩。

C教师在上课前后均要洗手。   

五、进餐卫生要求

C教职员工和学生进餐可实行错峰制。   

C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C避免扎堆就餐。   

 C提倡自带餐具,即买即走。   

C就餐前、就餐后清洁双手。   

六、教职员工和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护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C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物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洗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C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C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C应留意周围乘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C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   

C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14天内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C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七、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后安全防护教育

C学校应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C学校还应通过其他健康教育途径向学生和教职员工传授传染病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

八、心理健康

1. 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

C学校通过微博、公众号、微信群或QQ群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文章等。   

C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C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C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C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学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   

C提倡学生维护人际交往,通过远程方式与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   

C如有条件,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热线。   

C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利用社会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3. 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C多运动,增强体质。   

C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C家长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   

C丰富线上线下的社团活动。   

C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冥想训练。   

C不信谣,不传谣。   

4. 及时发现并遵从医学科学化解师生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C家长和教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和行为表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封闭的心理活动。   

C学校教职员工之间要相互关心,及时发现同事有可能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C充分利用属地省、市、县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类有资质的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及时转诊受疫情影响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并做好后续的衔接和支持性工作。   

 

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

(更新版)

为指导普通高校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校园内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从组织保障、“两案”“八制”制定、防护和防疫用品储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理,对学生返校前、返校后需要落实的全方位防控技术措施提出要求,特制定《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更新版)》。本指引适用于安徽省普通高校。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参照执行。

一、总体原则和主要目标

1. 总体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系统联动、群防群控。

2. 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形成联防联动的应对处置机制,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全覆盖、无遗漏摸清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假期去向、健康状况,制定错时错峰开学的方案,分学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通知学生返校报到,规范信息统计、报告,根据学生来源特点,制定返校后防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执行《高等学校秋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和相关操作技术规范。

二、开学前

(一)组织体系建设

1.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

C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C学校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作为直接负责人。   

C学校二级机构负责人、后勤管理负责人等为学校领导组成员,同时也是本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   

C各部门负责。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联络人。   

2. 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

高校根据自身需要,协调多部门参与,成立新冠肺炎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3. 健全工作网络

建立学校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四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网络,畅通信息,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4. 疫情报告人与报告制度

根据“责任到人”原则,明确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和报告程序。

1)疫情报告人:学校指定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人,报告人可以是分管副校长、校医院负责人或校医等。

2)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制度

C内部报告

R学生向辅导员报告。   

R教职员工向所在院系或部门报告。   

R各单位汇总后均向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C外部报告

R学校疫情报告人分别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实现“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报告内容见表1   

1  安徽省普通高校校园每日健康汇总表(样表)

学校名称

应统计学生人数

未统计到的学生人数

应统计教职员工人数

未统计到的教职员工人数

应统计外包、临聘人员数

未统计到的外包、外聘人员数

报告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人数

诊断为新冠肺炎人数

诊断为疑似病例人数

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

诊断为其他传染病的人数

申报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R有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等新冠肺炎疫情时,需2小时内报告。具体报告程序如图1所示。   

 

1  安徽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或其他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

(二)“两案”“八制”建设

从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学生返校后的工作要求、师生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秋冬季返校工作方案和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具体举措和操作规范;同时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晨午(晚)检等8项制度。见表2。各校“两案”“八制”应实事求是,突出各校特点。其中,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更新版)》相关内容;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参考《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相关内容。

2  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案”“八制”清单

序号

预案名称

1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2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3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4

学生晨午(晚)检制度

5

因病缺课缺勤追踪登记制度

6

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7

健康管理制度

8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9

环境卫生健康检查制度

10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三)学校防护防疫基本防护用品储备

全面开学的学校,要有充足的基本防护和防疫用品,并根据使用情况,适时补充,保持动态平衡。

基本防护和防疫用品清单见表3

3  学校基本防护防疫用品清单

物品类型

 

体温监测用品

红外体温探测器

额温枪

水银温度计

口罩

一次性医用口罩

手消毒用品

洗手液

表面消毒剂及其用品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

常量喷雾器

消毒用塑料桶

抹布,拖把

一次性手套

垃圾处置用品

医用垃圾桶

垃圾塑料袋

其他

硫磺粉(处置水银温度计破碎)

(四)隔离观察室建设

设置隔离观察室,以备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观察。

1. 隔离观察室的基本要求

C相对独立。应选择距人口密集区较远、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学生易到达的场所。

C隔离分区。内部根据需要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和医学观察区等,分区标识要明确。

C设施齐全。提供单间居住环境,并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必须共用卫生间时须分时段,卫生间用后清洗通风并对设施表面进行消毒。

C提醒标识。挂有“××学校隔离观察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区域。

C隔离场所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

C避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每天通风、消毒。

2. 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

学校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清单见表4。其数量要根据学校校医院/室的工作能力进行采购储备。

4  学校隔离观察室防护防疫用品基本配置清单

物品类型

 

体温监测用品

水银温度计

隔离室防护用品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一次性帽子

乳胶手套

护目镜

隔离衣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胶鞋

医疗垃圾袋和医疗垃圾桶

手消毒用品

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含酒精成分)

空气消毒用品

紫外线灯(移动、悬挂式)或空气消毒机

表面消毒用品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

75%乙醇消毒液

呕吐物、排泄物消毒用品

固体过氧乙酸呕吐应急处置包

其他

硫磺粉(处置水银温度计破碎)

(五)培训和演练

1. 培训

学校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指导员或校医院等作用,按照《安徽省学校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职责(更新版)》要求,在开学前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医务、食堂、宿管、物业和安保等人员,分别开展体温测试、发热症状处置、宿舍管理、卫生保洁、食堂就餐、门卫管理等方面的疫情防控培训,提高防控能力,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并熟悉日常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2. 演练

学生与教职员工返校前,学校须按照《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和防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多次应急处置演练,熟练掌握学校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依规开展科学防控,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并熟悉日常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六)教职员工准备

C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C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学习各项防控制度,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   

C符合返校条件的教职员工可经校内相关部门、学院备案审批分批返校,做好开学准备和各项教学、管理服务工作。   

(七)学生准备

C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C在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返校时间前,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提前返校。   

 C返校前安心居家,做好在线学习,学习和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并做好返校前物资准备。   

(八)做好新生入学防疫准备

C做好预案和健康提示,开展新生和家长防疫知识宣传和防护指导。统一安排好新生接送、报到、注册等各环节的防控防护措施。  

三、开学后

普通高校每日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情况,加强对所有人员的晨午晚检工作以及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一)学校管理要求

1. 进出校登记制度

把好校门关,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加强对外卖配送和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2. 晨午晚检制度

普通高校实行晨午晚检制度。学校每日定时汇总,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疑似传染病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晨午晚检登记内容参见表5

5  安徽省普通高校晨午晚检登记表(样表)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签名:              

姓名

性别

年级、班级

年级___________;班级              

学号/工号

师生类别

£学生;£教职员工;   

£外来人员   

联系电话

检测体温

   

有无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

£有;£   

有无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有;£   

有无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有;£   

C晨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早晨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等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1)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额头温度36.8或腋下温度37.3,后者更为准确)、乏力、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粘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黄疸、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C午检

学生、教职员工每天下午入校或者进入教学区上第一节课或者进入各自办公地点之前,专人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单位负责人对教职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C晚检

住校学生每天晚上晚自习前,由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

询问与观察的要点同晨检。

3. 出现发热病例的应对措施

晨午晚检中或者在校园其他地方发现学生、教职员工出现各种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干咳时,应立即将其转至健康观察室或隔离观察室等待,并向学校疫情报告人和校医报告,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员工家属,做好记录。

及时联系医院发热门诊,由校医或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导员陪同学生、教职员工就医。

4. 外来人员管理

若发现外来人员有发热、近14天到过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或者近14天有与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一律不予入校。

5.宿舍管理

 宿舍实行封闭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学生进入宿舍需实名认证、体温检测,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

(二)加强缺课、缺勤登记与追踪

做好缺课、缺勤、早退记录,对因病缺课、缺勤、早退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C辅导员每日登记缺课、早退的学生,追踪缺课、早退原因,并做好记录。

C办公室每日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

C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课、缺勤信息,于当日定时上报给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疑似新冠肺炎疫情或可能存在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还要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C若当日无人因病缺课、缺勤,需进行零报告。

(三)学生管理要求

C学生到校时,应当按学校相关规定有序报道,入校前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家长进入校区。

C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每天保持适量运动,选择人员较为稀疏的空旷开放空间进行室外运动。

C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

C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

C做好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接触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C宿舍定期清洁,并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参考《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更新版)》相关内容。

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普通高校应与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单位建立工作网络,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施联防联控。建立学校、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信息。见图2   

2  普通高校疫情联防联控网络结构图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指引

(更新版)

为了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秋冬季学期学校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工作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的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岗区、教学区、运动场所、实验室、图书馆(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校园快递服务站(点)、生活垃圾站、职工住宅区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一、门岗区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门岗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和身份核验。

1.门岗工作人员管理   

C所有检查人员工作期间和入校人员进校时应当佩戴口罩。

C门岗工作人员每天上岗前测量体温,如实填写登记表,体温正常且身体健康人员上岗执勤,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症状人员及时上报上级负责人,严禁带病工作。

2.人员进出校门管理   

 C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查看健康码,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幼儿园教职员工和幼儿每天入园时须测体温,无发热、干咳等症状方可入园。

C来访人员入校前须说明来校原因,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出示以及有效证件核验和登记,且要有校内人员对接方可入校。

C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3. 车辆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车辆在学生上下学时间进入学校。所有车辆入校前,均需核查登记。

4.应急措施   

C对于本校学生,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若有家长接送或有其他监护人陪同,劝返、并嘱及时就医,按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并做好登记、上报和跟踪随访工作;若无家长接送或无其他监护人陪同,其处置方法见《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

C对于本校教职员工,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劝返、并嘱及时就医,按医疗机构指引处理,并做好登记、上报和跟踪随访工作,复工处置方法见《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

5. 门岗区预防性消毒

C门岗室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2次。   

 二、教学区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预防性消毒;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1. 开学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   

C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   

 2.开学后   

1落实晨午(晚)检制度

C根据实际要求实行晨午(晚)检制度。走读学生、校外居住的教职员工,如果在门岗区已进行晨午检,在教学区不再进行晨午检。学校住宿学生,实行上午第一节课前、下午第一节课前和晚上回宿舍时晨午晚检制度,可在宿舍门卫处进行,或者在教室进行。住在学校内的教职员工上下午上班时由专人负责进行晨午检。

C晨午(晚)检进行体温检测,询问呼吸道等主观症状。

2严格执行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制度

老师特别是幼儿园保教人员、中小学班主任和高校辅导员每日核实学生健康信息,单位(包括二级单位)负责人每日核实教职员工的健康信息,上报至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潜在风险及时报告和督促整改到位。

3)可疑疫情的处置

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呼吸道症状者,严格按照《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更新版)》处置。

4预防性消毒工作

 C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2次。

 三、运动场所

清洁为主,室内运动场所开窗通风,落实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位群体管理;加强场馆人员疫情防护力度;制度上墙,做好疫情应急处置。防控管理要求如下:

1.保持室内运动场馆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   

C体育场所应以通风换气为主:各类体育场所每日开馆前后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C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次。

2. 错峰安排活动与上课

体育活动和体育课错峰进行,加大各运动设施放置距离,学生运动时保持一定距离。

3. 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从严控制、审核各类聚集性活动,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四、实验室

1. 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

C牢记实验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排除安全隐患,有毒有害化学物专人、专门设备保管,严格使用和落实登记制度。

C高校要遵照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冠病毒高等级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发挥平台作用,服务科技攻关需求。同时,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实验室,特别是对病毒的管理,确保生物安全。没有验收合格的P3P2实验室不得使用。

2. 实验室通风、消毒管理

同教室。

五、图书馆(室)

成立图书馆(室)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组,以防控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为重点,严格落实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制订周密方案,组织力量开展防控,依法依规有序管控。防控管理要求如下:

1.做好值班值守

认真落实图书馆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及带班领导要按时到岗。门岗人员要严格管理进出人员,做好进出人员登记。保持值班电话畅通,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

2.合理疏导馆内人员,保证人与人距离。

3.暂不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外的人员开放。

4.暂停举办非必要大型聚集活动;召开小型会议时,参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

5.图书馆(室)通风、消毒管理   

同教室。

六、食堂

食堂是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的重要场所,开学后必须严加防控。根据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国家教育部相关要求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开展防控管理工作。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生食堂防控工作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制,设有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员。

2. 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C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上岗前摸排假期行程及健康状况,从低风险地区点对点回校可直接上岗,中风险地区需在学校所在地居住自我隔离14天再返校;高风险地区不返校。

C上岗后晨午检,记录每日健康状态。

C戴工作衣帽、口罩进入操作间,洗手消毒。

3. 加强食堂采购环节管理

C采购人员外出采购做好个人防护。

 C返回食堂后洗手消毒。

 C做好食材配送车辆及人员登记和风险管控。

C严格进货渠道,严把食品质量关,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4. 正确清洗生肉制品

C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

C用器皿装水来清洗,洗完后对器皿进行清洗。可以用盐水、洗涤灵对器皿进行清洗。

C食堂工作人员在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

5.提倡不加工冷食类、生食类、冷加工糕点、沙拉等高风险品种。   

6. 食堂环境消毒、通风

C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食堂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次。   

C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   

C餐具实行“一人一具一餐一消”制,使用专业化的消毒餐具。

7. 设有充足的洗手设施

配有足量的自来水龙头,每个水龙头提供洗手液。

8. 建立合理的错峰就餐制度

C错峰就餐,减少聚集。   

C就餐排队保持安全距离。

C提倡自带餐具,即买即走。

C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9. 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

七、校园快递服务站(点)

1. 合理设置快递服务站或收发点。

2. 不同快递公司错峰、错时投递快递。

3. 快递人员卫生防疫管理

C加强快递人员核查、登记。   

C加强对快递人员疫情知识的培训。   

C严格落实进出校园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做好检温检测和健康检查记录。如发现快递人员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C快递人员在岗期间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级别的防护口罩和手套,注意保持包裹的清洁。   

4. 快递服务站(点)通风、消毒管理

C加强通风,保持快递站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C对地面、货架及空气进行消毒,每日至少2次。   

5.合理引导在校师生使用快递行为   

C提倡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快递收寄。

C师生收寄快递需全程佩戴防护口罩,有条件者可佩戴一次性手套   

C遵循“即收(寄)即走”原则,避免人员聚集和拥堵。   

C避免将快递外包装带入室内。   

C收寄快递前后清洁双手。   

八、公共浴室

清洁为主,开窗通风,落实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加强浴室工作人员疫情防护力度,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制度上墙,做好疫情应急处置。防控管理要求如下:

1. 保持公共浴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

C公共浴室应以通风换气为主:每日使用前后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C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

C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公共浴室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2次。

2.错峰洗浴   

安排好学生错峰洗浴,洗浴时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九、公共卫生间

学校公共卫生间要有环境保护措施和保洁制度,设专人管理;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完整无破损,师生使用安全舒适。

1.通风   

C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   

C不适宜通风应装置排气扇。

2. 清洁

C落实公共卫生间保洁措施,地面墙壁及时清洗。   

C公共卫生间室内有空气流通,适当的照明,无异味。

C公共卫生间便器及时清洁,无粪迹、尿迹等其他污物。   

3. 日常消毒

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使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采用清水处理   

每天2次,做好记录。

4. 正确洗手

C公共卫生间必须配备充足洗手液。   

C在公共卫生间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   

C老师示范,宣传并监督学生正确洗手。   

十、宿舍

成立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防控工作小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加强晨午(晚)检,早期发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学生。

1.宿舍管理人员要求

C持有效健康证件上岗,非低风险地区点对点回校的工作人员,要在学校所在地的居住地自我观察14,无新冠肺炎者方可工作。

C对宿舍管理人员开展传染病疾病防控知识、感染管理知识和自我防护常识培训。

2. 通风、消毒

C返校前2天连续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C返校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1次。

3.实施晨午晚检制度   

C每日早晨上课前、下午上课前和晚上就寝前进行3次体温测量,询问有无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学生。   

C没有进行晨午晚检的学生,要及时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   

4. 严格门卫管理

C学生需凭校园卡等有效证件进出宿舍。

C外来人员(访客)不得进入宿舍,校内相关人员进入宿舍需核实相关证件,并进行体温测量、登记,无异常方可进入。

十一、生活垃圾站

1.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袋装化、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运。

2. 每日对盛装容器、设施及作业场地消毒

 C每日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生活垃圾进行消毒,每日2次。

 C消毒后清洗   

 C做好消毒记录。   

十二、职工住宅区

学校职工住宅区要落实疫情管理责任人制度,由学校后勤服务中心成立疫情管理防控小组负责。

1. 疫情常态化管理

C设小区值班室,修复车辆门禁,增加行人门禁,发放出入通行证。

C值班室负责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与核查、(人员)体温检测、数据收集与上报。   

2. 人员防护

C防控小组成员按规定每日晨午检并做好记录。

C必须佩戴口罩上岗。

C下班前对值班室物品进行消毒,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后方可离开。

3. 定期核查

C确定专人,配合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深入小区所有住户,每月核查是否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住户并做好记录,发现疑似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同级社区(村),按规范处置。

4. 清洁消毒

C专人每天对小区重点区域进行消毒。

C小区保洁员在清收垃圾和消毒作业时必须佩戴塑胶手套,手套每天下班前进行全面消毒。

C生活垃圾清运员在清理楼栋垃圾堆放点垃圾前先用消毒剂喷洒30分钟过后再进行清理。

 

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

(更新版)

校园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响应,启动应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病例接触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同时做好病例康复后的复学、复工等工作。

一、隔离观察

高校发现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严格执行隔离观察相关文件要求和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和隔离观察人员个人防护安全。

C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启动学校响应,视情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妥善处置。

C立即就诊:由各校指派专人、专车护送其至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C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规范转运至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C心理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设心理辅导热线,给予师生心理关怀。

二、健康观察

中小学和幼儿园发现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第一时间将其安置在健康观察室。

C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启动学校响应机制,视情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妥善处置。

C通知家长:园方或校方要立即通知家长前来接回幼儿或学生,嘱其居家观察或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将就诊情况向校(园)方反馈。   

C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在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接回之前,幼儿园保健医生或中小学学校校医要将幼儿或中小学生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并安排专人陪伴和观察其症状变化情况。   

C密切接触者的观察:通知密切接触者的家长密切观察幼儿或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要向学校或幼儿园报告,并及时就医。   

C全面消毒:幼儿或中小学生被家长接走后,健康观察室区域内需进行全面消毒,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三、学校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急响应

C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以及家长保持信息畅通,得知在医疗卫生系统有本园幼儿或本校学生或教职员工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C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学校应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排查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C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有条件的学校校医院或医务室对密切接触者在校内进行隔离观察,或者由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安排指定场所开展医学隔离观察。

C学校应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对病例接触的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C必要时停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乃至全校停课措施。

C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终末消毒

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及隐性感染者送至医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开展终末消毒。参与消毒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护服、防水胶靴、对生活用品、排泄物和呕吐物等进行终末消毒。

生活用品: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

排泄物和呕吐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纱布、抹布等)沾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5 000 mg/L10 000 mg/L)小心移除。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拖地,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30分钟后洗净。建议消毒2遍。

病例运输工具: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空气:使用0.2%~0.3%的过氧乙酸或1.5%~3%过氧化氢消毒液,按照20ml/m3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对空气进行喷洒消毒,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四、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学校(幼儿园)应与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单位建立工作网络,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施联防联控。建立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家长多级防控工作联系网,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信息。见图1

1  学校(幼儿园)疫情联防联控网络结构图

五、复课(工)证明查验

学生和教职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工)证明,到学校校医院(保健室)或者学校其他指定部门及指定人员处复核确认登记,持有校医(保健老师)或学校指定人员出具的复课(工)证明查验登记表方可上课或工作(表1)。

1  安徽省××学校复学(工)证明查验登记表(样表)

验日期:                     查验人员签名:              

姓名             

性别          

所在院系、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工号(无学工号填写身份证号码)                                  

人员类别  £学生;£教职员工    

联系电话:                      

因何原因停课(工)£治疗;£隔离   

发病(隔离)时间          

治愈(解除隔离)时间             

复课(工)时间                 

开具复学(工)证明的医疗单位                                        

安徽省学校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职责

(更新版)

经研究,安徽省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员制度,并确立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以下职责:
 1. 24个标准班及其以上的学校,设立疫情控指导员2人,不足24个标准班的学校,设立疫情防控指导员1人。

2. 疫情防控指导员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担任。

3. 疫情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工作。
 4. 协助学校建立、健全新冠疫情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5. 负责培训和指导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晚)检工作。
 6. 对学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勤、晨午(晚)检情况进行汇总和上报。
 7. 负责指导学校消毒工作。
 8.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出现的因病缺课缺勤进行汇总登记、追踪随访。
 9. 对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临时隔离观察,并按规定进行上报,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转运等处理。
 10. 有突发疫情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11. 有学生住校的学校,校医(疫情防控指导员)值班值守。


0